IE的灵魂是到企业现场 “找更好的方法”
IE发源于美国企业,在日本和德国企业其应用得到进步发展。从其诞生一直发展到现在,IE始终有一个灵魂-----到企业现场“找更好的方法”。
首先,IE是一种来源于现场实践的技术,也只有亲历现场、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。你可以坐在书斋或办公室里写论文、出报告、评成果,却始终无法修得IE的正果。
其次,IE必须是“找更好的方法。”在市场经济环境下,工业产品呈现出成本和价格不断下降的趋势,制造型企业如何降低产品成本以降低价格,如何维持利润以确保自己的竞争优势?“找更好的方法”不仅仅是企业界对IE的要求,也是IE自身的使命。
IE还有两个鲜明的特征:一是以生产效率化为中心;二是尊重人、尊重科学,讲求物尽其用。这从前面两个IE创始人泰勒的“铲子”和纪尔布雷斯“砌砖法”的故事可以得到很充分的体现。
首先,研究和应用IE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,这是市场竞争的需求。效率改善的实质,不是在肉体上、精神上提高强度与速度、也不是靠勉强的动作来提高效率,而是消除无价值的作业及不均匀、不平衡等现象,通过经济、舒适、安全的作业来提高效率及创造价值。
其次,为了实现效率改善的目的,企业需要种种资源,而人正是最重要的资源。所有的IE活动都应该明确,人的能力和潜力的充分发挥才是效率之源。因此,尊重人、尊重物、尊重事实,是一名合格的IE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精神。
在开展IE活动、提高效率的过程中,会出现企业与市场的冲突、劳资双方的冲突、传统与现代的冲突、变革与保守的冲突等。旧的冲突不端得到解决,新的冲突不断出现,IE学科也是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丰富、完善和发展。IE是方法论的体系,其本质是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,不断突破现状和传统,追求更快、更高、更好的方法,以此提高竞争力,为社会、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,在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上谋求员工的幸福与发展。
文章来源:网易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