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TPM系列之AM自主维护
作者: 许泽博 发布: 2016/2/2 分类: TPM 阅读: 次 查看评论
-
AM是自主维护Autonomous Maintenance 的简写,是生产现场管理的一种工具,其中包括:机器(产能、故障率、速度损失)、产品(质量、废品率、客户投诉)、工人(心理素质、能力素质)、环境(5S、设备安全/人身安全)这4方面;是TPM众多模式中的核心,也是推行TPM成功的关键。它的意思可以从字面看得出来:自己主动的维护自己的东西。也就是说,一线工人管理自己的生产现场。自主维护有两个目的:目的一:.通过推行日常的清洁、润滑、检查活动,防止设备状态的恶化,使设备达到其理想工作状态。主要体现在:故障,短暂停机,速度损失,试机损失,过程废品,安全事故;目的二:.通过自主维护活动和一线工人的参与,使工人学会新的思维方式以及提升工人的综合能力。主要体现在:操作能力,设备维护能力,分析能力,突破性技能。当然,这些成果不是说一开始启动AM就能马上体现出来的,它有一个过程。不同的企业、不同的现场、不同的执行力度、不同的人员素质等等都会影响到AM成果所需要的时间。所以说AM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,也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,AM的成功的核心问题就是: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生产部门全员参与。
有些不太了解AM的人会误认为,AM就是5S,做好了5S就等于AM做好了,因此停下了AM的脚步。其实正好相反,5S不是AM的尽头,而是AM的一个开头,AM的后期是致力于现场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(包括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)和工厂KPI关键业绩指数的提升这两个方面,这才是AM的真正目的。
AM共有7个步骤,每个步骤都有不同的活动,越往下的步骤就越深入现场。我们可以把7个步骤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是:前导阶段,第二阶段是:扩展阶段,第三阶段是:稳定阶段。
通过AM的所有活动,机器现场会有很大的改善,KPI指标得到很大进步;工人的综合能力随着AM活动的深入不断提高,同时从工作中也能发现人员态度的改变:人员从不懂做、不想做à到知道怎么做,但需要管理层的监督à到主动去做à到自主管理,管理机器的一切。并且在AM结束的时候,企业会形成一种文化叫“世界级制造业管理WCM=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”!(当然,想获得这些效果,企业的执行力就必须要配套上!!)
作者:李锦荣
文章来源:新浪博客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!标签: TPM
评论列表: